湿垃圾(如厨余、果皮等)在堆放、转运或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恶臭气体,主要成分包括硫化氢(H?S)、氨气(NH?)、有机硫化合物(如甲硫醇、二甲二硫)、挥发性脂肪酸(VFA)等。这些物质浓度虽低,但嗅觉阈值极低,易引发环境投诉。以下从工艺选择原则、核心处理技术、组合工艺设计及典型案例四个方面,系统阐述湿垃圾恶臭处理工艺的选择。
一、工艺选择原则
针对性:根据恶臭成分(如H?S为主或VFA为主)选择适配技术。
经济性:平衡设备投资、运行成本(如能耗、药剂消耗)与维护费用。
环保性:避免二次污染(如化学药剂残留、吸附剂废渣)。
适应性:适应湿垃圾高湿度、易生物降解的特性,优先选择生物法。
合规性:满足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4554-93)及地方排放限值。
二、核心处理技术
1.预处理技术
湿垃圾恶臭气体通常含大量水分、颗粒物及部分可溶性气体,需通过预处理降低后续设备负荷。
除雾除尘
技术:旋风分离器、湿式洗涤塔、丝网除雾器。
目的:去除气体中的水分(防止后续生物滤池堵塞)和颗粒物(如腐烂残渣)。
适用场景:湿垃圾转运站、处理厂进料口废气。
酸碱中和
技术:喷淋塔(填充碱性或酸性溶液)。
目的:中和酸性气体(如H?S用NaOH溶液)或碱性气体(如NH?用硫酸溶液)。
局限:需定期更换溶液,可能产生废液。
2.生物处理技术
湿垃圾恶臭成分多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,生物法具有运行成本低、无二次污染的优势,是首选技术。
生物滤池
原理:废气通过填充有微生物(如细菌、真菌)的多孔介质(如木屑、陶粒),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CO?和H?O。
优势:处理效率高(H?S、NH?去除率达80%-95%)、运行费用低。
适用场景:低浓度、连续排放的恶臭气体(如湿垃圾处理厂渗滤液调节池废气)。
改进技术:
复合填料:混合木屑与活性炭,提高吸附与降解效率。
强制通风:通过风机控制气体流速,优化微生物反应条件。
生物滴滤塔
原理:废气从塔底进入,与从塔顶喷淋的循环液(含微生物营养)接触,有机物被吸附并降解。
优势:适应高负荷废气(如瞬时高浓度恶臭),填料不易堵塞。
适用场景:浓度波动大的废气(如湿垃圾转运站卸料区废气)。
植物提取液喷淋
原理:利用天然植物提取液(如松树皮、柑橘皮提取物)中的活性成分,与恶臭分子发生中和、包裹或氧化反应。
优势:快速除味、无二次污染,可结合喷淋塔使用。
局限:需持续喷洒,运行成本较高。
3.物理化学技术
适用于生物法难以处理的特定成分或应急场景。
活性炭吸附
原理:利用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吸附恶臭分子。
适用场景:低浓度、小风量废气(如湿垃圾处理厂办公区周边废气)。
局限:吸附剂需定期更换或再生,成本较高。
化学氧化
技术:臭氧(O?)、过氧化氢(H?O?)或次氯酸钠(NaClO)氧化。
目的:分解难降解有机物(如VFA)。
适用场景:应急处理或深度净化。
局限:可能产生副产物(如臭氧残留),需控制用量。
光催化氧化
原理:紫外线(UV)激发催化剂(如TiO?),产生羟基自由基(·OH)氧化恶臭分子。
优势:反应条件温和,可降解多种有机物。
局限:催化剂易失活,需定期更换,能耗较高。
三、组合工艺设计
湿垃圾恶臭成分复杂,单一工艺难以满足所有需求,通常采用“预处理+生物处理+深度净化”的组合方案:
1.典型工艺路线
预处理(除雾除尘+酸碱中和)→生物滤池(主要降解)→植物提取液喷淋(深度除味)
案例:湿垃圾处理厂渗滤液调节池废气,先通过湿式洗涤塔去除水分和部分H?S,再进入生物滤池降解剩余有机物,最后用植物提取液喷淋消除残余异味。
2.高浓度废气处理
冷凝回收(可选)→生物滴滤塔→活性炭吸附
案例:湿垃圾转运站卸料区废气,若含高浓度VFA,可先通过冷凝回收部分有机物,再经生物滴滤塔降解,最后用活性炭吸附确保达标排放。
3.应急或低浓度废气
植物提取液喷淋+ 活性炭吸附
案例:湿垃圾处理厂周边敏感区域(如居民区),采用植物提取液喷淋快速除味,结合活性炭吸附作为保障措施。
鑫蓝环保科技(昆山)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于湿垃圾恶臭处理设计、制造和安装。我们产品有RTO蓄热焚烧、RCO蓄热催化燃烧、CO催化燃烧、TO直燃炉、有机废气处理设备、冷凝回收、防爆除尘器、酸碱废气处理、滤筒除尘器、防爆除尘器、单机除尘器、仓顶除尘器、旋风除尘器、洗涤塔、活性炭吸附箱、静电除油设备等。
详情请拨打24小时技术服务热线:180-6841-2162
或访问鑫蓝环保官网:www.ksxinlan.cn
鑫蓝环保微信公众号:ksxinlan
鑫蓝环保科技(昆山)有限公司
服务热线:4008-616-212
电话:0512-55186759
E-mail:ycw26688@126.com
地址:昆山市千灯镇红星路20号